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证书真实有效
ISO三体系认证1873485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场检查是认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认证的通过与否。以下是现场检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涵盖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及检查后整改等方面:
一、检查前准备
1. 文件资料整理
完整性:确保所有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运行记录(如检验报告、环境监测数据、安全培训记录)完整无缺,且版本为最新有效版。
分类存放:按体系标准(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和部门分类存放文件,便于审核员快速查找。例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放在“质量管理部”文件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放在“环保部”文件夹。
电子备份:准备电子版文件备份,以防纸质文件丢失或损坏。同时,确保电子文件可快速打开和浏览。
2. 现场环境布置
5S管理: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管理,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有序。例如,生产车间工具摆放整齐,通道畅通无阻。
安全标识:在危险区域(如高压电区、化学品存放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
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如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并准备运行记录。例如,废气处理装置需有定期维护记录和排放监测报告。
3. 人员培训与动员
体系知识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体系知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体系要求和自己在体系中的职责。例如,质量检验员需熟悉检验标准和流程。
模拟演练:组织模拟审核,让员工熟悉审核流程和可能提出的问题。例如,模拟审核员询问员工如何处理不合格品。
动员会议:召开动员会议,强调现场检查的重要性,鼓励员工积极配合审核工作。
4. 设备与工具准备
校准证书:确保所有检测设备(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和工具(如噪声检测仪、温湿度计)在校准有效期内,并准备校准证书。
维护记录:准备设备的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例如,机床需有定期保养记录。
备用设备:准备备用设备,以防检查期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例如,备用发电机可在停电时保障生产。
二、检查中配合
1. 首末次会议
首次会议: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日程安排。企业需确认审核计划,并指定陪同人员。例如,审核计划可能包括对生产车间的现场审核和对质量部的文件审核。
末次会议:审核组长总结审核发现,宣布审核结论(如是否推荐认证)。企业需认真听取审核意见,并记录不符合项。
2. 现场陪同与引导
指定陪同人员:企业需指定熟悉体系的人员陪同审核员,确保审核顺利进行。陪同人员需了解审核流程和体系要求,能够及时回答审核员的问题。
引导审核路线:根据审核计划,引导审核员到指定区域进行审核。例如,先带审核员到生产车间查看生产过程,再到质量部查看检验记录。
及时提供资料:当审核员需要查看文件或记录时,陪同人员需及时提供,并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3. 回答问题技巧
如实回答:对审核员的问题,需如实回答,不得隐瞒或虚假陈述。例如,当审核员询问如何处理客户投诉时,需详细说明处理流程和结果。
避免猜测:如果对问题不确定,需如实告知审核员,并承诺后续核实后回复。例如,当审核员询问某设备的校准周期时,如果不确定,可说“我需要核实一下校准周期,稍后回复您”。
突出亮点: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可适当介绍企业在体系运行方面的亮点和成果。例如,可介绍企业通过实施ISO 9001体系,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了多少。
4. 记录审核过程
记录不符合项:对审核员提出的不符合项,需详细记录,包括不符合事实、不符合条款、严重程度等信息。例如,记录“生产车间未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不符合ISO 9001标准8.4.2条款”。
记录审核意见:记录审核员对体系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后续整改。例如,审核员可能建议企业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体系意识。
三、检查后整改
1. 不符合项分析
原因分析:对不符合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例如,如果发现“未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原因可能是“供应商管理程序不完善”或“相关人员未执行程序”。
分类整理:将不符合项按体系标准(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和部门分类整理,便于后续整改。
2. 整改措施制定
针对性措施:针对每个不符合项,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例如,对于“未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整改措施可能是“修订供应商管理程序,明确评估流程和标准”和“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确保程序执行”。
责任人与时间节点:明确整改措施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例如,责任人可能是“采购部经理”,完成时间可能是“一周内”。
3. 整改实施与验证
实施整改:按照整改措施进行实施,确保整改工作得到有效执行。例如,采购部经理需在一周内修订供应商管理程序,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验证效果:整改完成后,需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确保不符合项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可通过再次审核或检查相关记录来验证整改效果。
4. 提交整改报告
报告内容:整改报告需包括不符合项描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实施情况、验证结果等信息。例如,报告可详细描述“未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的不符合项,以及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验证结果。
提交时间: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及时提交整改报告。例如,认证机构可能要求在收到不符合项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保持沟通:在现场检查期间,企业需与审核员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答审核员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例如,当审核员需要查看某份文件时,企业需迅速提供。
2. 尊重审核员:企业需尊重审核员的工作,不得干扰或阻碍审核员的审核工作。例如,不得要求审核员更改审核结论或隐瞒不符合项。
3. 关注细节:现场检查时,审核员可能会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如工作场所的整洁度、员工的操作规范等。企业需注重细节管理,确保符合体系要求。例如,生产车间需保持地面清洁,工具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