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认监委可查
ISO 45001 认证材料18734859001
需围绕 “资质合法性”“体系合规性”“运行有效性” 三大核心准备,具体可分为以下 6 类,不同认证机构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沟通确认细节: 一、基础资质类(证明组织合法存续) 1. 营业执照 / 法人证书:提供最新、有效的营业执照(企业)或法人登记证书(事业单位 / 社团等),经营范围需与实际运营一致。 2. 行业许可文件(如适用):涉及高危行业(如化工、建筑、矿山)或特殊领域的组织,需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等行业准入证明。 3. 组织架构图: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尤其是与职业健康安全(OHS)相关的部门(如安全部、生产部)及管理层级。 二、体系文件类(证明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包含方针、目标、范围,以及对 ISO 45001 标准各条款的符合性说明,是体系的核心纲领。 2. 程序文件:覆盖风险辨识与评估、法律法规识别、培训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整改等关键流程的标准化文件(通常 10-15 份)。 3. 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针对具体岗位(如设备操作、化学品使用)的作业规范,以及配套的记录模板(如培训记录、隐患排查表、应急演练记录表等)。 4. 方针与目标文件:经高层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及可量化的年度目标(如 “工伤事故率降低 10%”)。 三、风险与合规类(证明风险可控、符合法规) 1. 初始评审报告:包含对组织现有 OHS 状况的摸底,如历史工伤记录、现有安全措施评估、合规性差距分析等。 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记录:全面识别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如机械伤害、粉尘、噪音),并通过风险矩阵等方法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如防护设备、操作规程)。 3. 法律法规清单及合规性评价报告:梳理适用的 OHS 相关法规(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并评估组织当前行为的合规性(需附佐证材料,如检测报告、备案文件)。 4. 第三方检测报告(如适用):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如粉尘浓度、噪音分贝)的检测报告,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出具。 四、体系运行类(证明体系有效落地) 1. 内部审核资料:内部审核计划、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验证记录(需体现 “发现问题 - 整改 - 闭环” 全流程)。 2. 管理评审资料:管理评审计划、会议纪要、评审报告,需体现高层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评估及改进决策。 3. 运行记录: ◦ 培训记录:员工 OHS 培训计划、签到表、考核成绩(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证明); ◦ 应急管理记录:应急预案(如火灾、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记录、应急物资清单及维护记录; ◦ 隐患排查记录:日常安全检查、专项排查(如节前检查)的记录及整改跟踪; ◦ 工伤与事件处理记录:如发生工伤,需提供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及预防措施。 五、员工参与类(证明员工参与体系建设) 1. 员工参与证据:安全会议纪要、员工隐患上报记录、合理化建议收集与反馈记录等,体现员工对 OHS 事务的参与度。 2. 协商与沟通记录:如与工会或员工代表就 OHS 问题的协商记录、外部相关方(如供应商、客户)的沟通记录。 六、认证申请类(对接认证机构) 1. 认证申请书:由认证机构提供模板,需填写组织基本信息、体系范围、认证要求等。 2. 合同与费用凭证:与认证机构签订的认证服务合同及费用支付凭证(部分机构需提前提交)。 关键提示 • 材料需保证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如记录需有签字、日期); • 高危行业(如建筑、化工)可能需额外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证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等材料,需提前与认证机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