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须注意的细节
浏览量:145时间:2024-11-18
一、对受审核组织环境信息的分析、利用
信息是一种资源。审核组长应善于分析和利用受审核组织的环境信息。 对于一个初次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组织,审核组对它的环境状况了解甚少。所以在进行文件审核时,要求组织递交该组织所在地区的位置图、该组织的平面布置图、污水排放管网图、工艺流程图、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和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等资料,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审阅,初步了解受审核组织的环境敏感点;大气、水、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适用标准。可以为下一步查找该行业、该产品的相关资料提供信息;可以为认证范围的初步确定提供信息;也可以为确定第一阶段审核重点提供信息。 一般来说,一阶段现场审核的人日数只占到整个现场审核人日数的20%~30%,有很多参加二阶段审核的审核员没有参加过一阶段审核。而使这些审核员对受审核组织的产品、工艺过程、重点环境控制点、各部门职能职责、适用法律、法规要求、该行业的先进水平、发展趋势、需重点关注的区域或环节的了解,达到与参加过一阶段审核的审核员的同一认识程度,对确保抽样的合理性是很重要的。笔者曾审核一个花卉养植企业。该行业涉及植物种源、农药管理、国际上设备设施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情况,由于部分审核员尚不清楚这些情况,审核组就对一阶段审核情况进行了详细交流并请技术专家作了详尽的介绍。这次审核非常圆满,给随行的RAB见证评审员留下深刻印象。 一阶段现场审核后,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变更组长,分别担任一、二阶段审核的审核组长应作详细交接。二阶段审核组长应在对第一阶段审核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后才能带领审核组进入现场审核。笔者曾接任一家电子企业的第二阶段审核组长。在一阶段审核报告及与一阶段的组长交接中尚未发现该企业有含氰电镀的工艺过程,但在查阅该公司递交的一份资料后感觉可能会有这一工艺过程。经过调阅相关资料得到明确后在一阶段审核计划中安排适宜资源作了重点审核。 监查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可能会有变化甚至较大的变化。虽然担任监查审核的审核组长一般都参加过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评审,但将近一年的时光流逝,有些情况可能已经淡忘。监查的重点,需要跟踪关注的重点在哪里,需要审核员查阅上次审核的资料,甚至与受审核组织进行审核前的沟通(如在认证审核或上次监查中已了解到有技改、扩建项目、改制等)才能帮助审核组找准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重点。 复评项目应对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将近三年的运行进行综合评价,从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轨迹中找出可以改进之处。对于外机构转过来的复评项目,如果受审核组织不能提供历次审核的资料(如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等),审核组长要到现场实地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复评的现场审核做好充分准备。 了解审核组成员的专业能力,合理分配审核任务可提高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性。 机构在选派审核组时,每个审核组都安排了专业审核员,但由于专业限制,常常难以保证每一个审核小组都有一名专业审核员。如何合理使用具有专业能力的审核员?虽然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控制部门有一大部份在公用设施运行和后勤部门,但在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方面还有很大的责任落在设计、工艺部门。如何设计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如何用低毒、少害的原材料进行替代,如何通过工艺改革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要靠这些部门的人员来实施。对这些环节实施有效的审核,将会为受审核组织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一个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审核员将会起到比非专业审核员更大的作用。 现在结合型审核越来越多。审核组长在现场审核计划编制中不但要保证几个管理体系总的审核人日数的满足,还要保证每一个管理体系审核人日数的满足。为有效利用审核时间,对各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可安排同时具有几种资质的审核员实施审核并对各管理体系进行抽样。但对各管理体系不同的重点控制部门应考虑其专业特点分配人力资源,确保审核任务安排的合理性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实施。 有时,由于结合型审核组人力资源问题或应受审核组织的要求,会有几位审核员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部门审核。审核组长可要求审核人员在共同听取受审核部门情况介绍后逐一对自己需要了解的事项进行交流。在抽查文件、记录和交谈中注意交叉配合,切不可只顾本人取证不顾受审核人员的接待能力和其他审核员的需求,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充分、合理的抽样。办理热线:18734139001。
版权声明:本文由国优信诚认证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害您的利益,可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本文标题: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须注意的细节
本文地址:http://gyxc.9001sdkj.com/iso14001/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