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证书真实有效
ISO20000 认证需要准备的材料及认证流程如下:18734139001
认证所需材料
1. 组织法律证明文件:营业执照及年检证明复印件,若适用,还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2. 体系运行证明文件:体系文件发布控制表,显示文件发布的时间、版本等信息;有时间标记的记录,如服务请求记录、事件处理记录等,证明体系已按文件要求运行。
3. 申请组织简介:包括约 1000 字的组织简介,概述组织的背景、业务范围、发展目标等;主要业务流程图或描述,展示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组织机构图或职能表述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4. 体系文件:服务管理方针和计划;服务级别协议(SLA);能力管理流程、服务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流程、服务级别管理流程、服务报告流程、信息安全管理流程、IT 服务预算和核算流程、业务关系管理流程、供方管理流程、事件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发布管理流程等;整个体系文件的结构和清单。
5. 对照说明:申请组织体系文件与 ISO/IEC 20000-1:2018 要求的对照说明,证明体系文件符合标准要求。
6. 审核与评审资料: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证明资料,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等。
7. 保密性声明:申请组织记录保密性或敏感性声明,确保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敏感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认证流程
1. 前期准备阶段(1-2 周):企业管理层明确认证目标并成立专项小组,成员包括 IT、质量、合规等部门人员。进行现状评估与差距分析,对照 ISO20000 标准,识别现有 IT 服务流程与标准的差距,并制定改进计划。
2. 体系建立与文件编制(2-3 周):建立四级文件体系,一级为《服务管理手册》,二级为程序文件,三级为操作指南,四级为记录表单。
3. 体系试运行(3 个月以上):对全员进行培训,并按文件要求执行流程,收集并保存至少 3 个月的运行记录,作为审核的关键证据。
4.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1-2 周):由经过培训的内审员或外聘顾问进行内部审核,检查文件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召开管理层评审会议,由高层参与评估体系运行效果并批准改进措施。
5. 认证机构审核(2-4 周):一阶段为文件审核,认证机构审核文件的完整性;二阶段为现场审核,审核员通过访谈、记录抽查和现场观察等方式,验证实际操作是否符合文件要求。
6. 整改与发证:针对审核中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计划,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通过后,认证机构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为 3 年。
7. 持续维护与监督审核:证书有效期内需每年接受一次监督审核,3 年期满后需全面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