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证书真实有效
诚信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如下:18734859001
一、认证申请与准备
- 确认申请条件: 
- 企业需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依法登记注册,并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文件。 
- 近三年有主营业务收入,处于持续经营状态,非即将关闭或停止运营的企业。 
- 企业无不良信用或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且在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 企业需按照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并实施运行诚信管理体系至少3个月以上,且至少完成了一次内部审核,并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管理评审。 
- 选择认证机构: 
- 企业应选择在国家认监委备案的正规认证机构,以确保认证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 可通过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认证机构的备案信息,避免选择非法或假冒机构。 
- 签订认证合同: 
- 企业与认证机构签订认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认证范围、认证费用、认证周期等。 
- 缴纳认证费用,费用因企业规模、复杂程度和所选认证机构而异。 
二、体系文件编制与培训
- 编制体系文件: 
- 编制完整的体系文件,包括《诚信管理手册》、《诚信风险控制程序》、《员工诚信守则》及其他相关文件。 
- 文件应符合GB/T 31950-2015标准的要求,明确企业的诚信管理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及运作模式。 
- 组织全员培训: 
- 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诚信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操作技能。 
- 培训内容可包括诚信管理方针、目标、体系文件、操作规范等。 
三、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开展内部审核: 
- 企业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内部审核,检查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 内部审核应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过程,确保体系文件的全面性和符合性。 
- 进行管理评审: 
-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组织管理评审,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 管理评审应基于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提出改进措施和决策。 
四、认证审核与审批
- 提交认证申请: 
-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包括体系文件、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等。 
- 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企业是否符合认证条件。 
- 文件审核: 
- 认证机构审核员对企业的体系文件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符合GB/T 31950-2015标准的要求。 
- 文件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可能会提出不符合项或改进建议,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 现场审核: 
- 认证机构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通过访谈、观察、检查记录等方式,验证企业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 现场审核应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和风险点。 
- 认证审批: 
- 认证机构根据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的结果,进行认证审批。 
- 审批通过后,认证机构将颁发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在国家认监委网站进行备案。 
五、获证与监督
- 颁发认证证书: 
- 认证机构向企业颁发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有效期为3年。 
- 企业可在产品外包装、产品说明书、企业宣传册等宣传载体中展示认证资格,提高市场形象。 
- 后期监督: 
- 认证机构每年至少对企业进行一次监督审核,检查体系运行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 企业需缴纳年费并配合现场抽检,确保体系文件的持续符合性和执行情况。 
- 证书复评与换证: 
- 证书到期前3个月,企业需向认证机构申请复评,流程与初次认证基本一致。 
- 复评通过后,认证机构将颁发新的认证证书,继续有效3年。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